外賣小哥領到我省首筆職業傷害保障賠償款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了專屬“工傷保險”
本報記者 徐鐵英 唐佳麗
今年7月,餓了么騎手車某在送單途中,與另一輛兩輪電動車碰撞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某左手割傷。車某第一時間在平臺APP完成“一鍵報案”,平臺企業接到報案后引導騎手及時就診,并提交職業傷害保障待遇給付申請。近日,經人社部門審核,確認車某受傷情形為職業傷害,為騎手報銷醫療費728.7元,這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實施后,我省兌現的第一筆保險賠付。
職業傷害保障,是國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設的一種新型“工傷保險”。
近年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規模持續擴大,與傳統形式的就業人員相比,這些“沒有單位”的勞動者一旦受到職業傷害,往往存在“無雇主擔責”的難題。
由于沒有工傷保險,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跑單時發生意外無法得到保障。此前就有媒體報道,外賣小哥送餐時發生意外自掏腰包支付醫藥費,這樣的情形并非孤例。“無雇主擔責”成為影響新就業形態人員保障和平臺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為解決這一瓶頸問題,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的通知》,將我省納入試點范圍,從今年7月1日起啟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出行行業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即時配送行業的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順豐同城,同城貨運行業的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滿幫省省等11家平臺企業納入試點范圍,涉及的新就業形態人員將享有職業傷害保障,從“無雇主擔責”變為“職業傷害保障”兜底。
與常見的“五險”中的工傷保險相比,職業傷害保障有什么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繳費方式不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傷保險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工傷保險是“按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確定繳費標準”,職業傷害保險是“按單計費繳費”,繳費總額與業務量掛鉤。“通俗來說,就是平臺企業為員工辦理職業傷害保障時,不以綁定勞動關系為前提,也不用以工資作為繳費基數,而是按單繳費、每單必保、每人必保,按照月訂單總量繳費。新就業形態人員個人無須繳費。”
“打開APP,點擊安全衛士、事故上報,就可以提交事故、一鍵報案。”“美團”沈陽青年大街站騎手梅鑫民給同行演示著操作流程。
美團公共事務負責人荀彬介紹,美團為平臺上試點地區內的所有騎手繳納了職業傷害保障的保費,并打通了企業與人社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騎手如果發生職業傷害,可通過騎手APP一鍵申報,在線上提交就診證明、事故鑒定書等材料。受傷騎手還可以按照流程提示跟進職業傷害的申請確認流程,醫藥費報銷款等也可以通過線上自動流轉。
據悉,我省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分步驟、漸進式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工作,將更多的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這項新型的“工傷保險”。
責編:張曉楠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