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20集大型系列片《綠水青山中國答卷》將聚焦浙江湖州、遼寧錦州等地,探訪美麗中國創新實踐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生態環境部將于8月15日起,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18:20檔重磅推出20集大型系列片《綠水青山中國答卷》。


《綠水青山中國答卷》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主線,聚焦浙江湖州、內蒙古巴彥淖爾、四川成都、江蘇常州、重慶、廣東佛山、江西贛州、新疆和田、河南濟源、遼寧錦州、青海省青海湖、吉林松原、湖北十堰、貴州銅仁、天津、山東威海、甘肅武威、福建廈門、湖南湘西、云南昭通等20個代表性城市和地區,用鏡頭丈量綠色征程,深入挖掘這些城市和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創新實踐,系統梳理20年來我國在生態治理、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展現中國大地上發生的深刻的生態變革。
節目采用紀實影像的表達方式,深入一線拍攝大量珍貴素材,生動記錄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和顯著成就。

浙江湖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生態富民成效顯著;內蒙古巴彥淖爾,科學防沙治沙與河套灌區農業發展結合,打造“塞外糧倉”;四川成都,“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江蘇常州,治水煥新生態底色,綠色轉型撬動共富密碼;重慶,山水城市特色鮮明,“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城市生態品質;廣東佛山,工業升級邁向生態優城新篇;江西贛州,森林覆蓋筑牢南方生態防線;新疆和田,防沙治沙促進生態經濟雙贏,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時種下的玫瑰花,競相綻放;河南濟源,循環經濟破局工業轉型,愚公故里守護黃河安瀾;遼寧錦州,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美麗城市。

青海省青海湖,青海湖裸鯉在人工修建的過魚通道的“護航”下,洄游之旅不再險象環生,從不足150只增加到3400余只的普氏原羚在碧水藍天間棲居,生態守護促生物多樣性繁榮;在吉林松原,現代農業、清潔能源、生態旅游共筑綠色發展高地;湖北十堰,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貴州銅仁,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激活綠色發展新引擎;天津,河海共治重塑渤海明珠生態底色;山東威海,呵護碧海藍天建設精致城市;甘肅武威,全民治沙守護綠洲永續;福建廈門,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起點,探索從山頂到海洋全域生態環境保護;湖南湘西,綠色崛起提供山區生態范本;云南昭通,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在內容呈現上,該片既注重宏觀敘事的磅礴氣勢,又不乏微觀視角的細膩動人。鏡頭時而架在高空,用大范圍航拍描摹山海的肌理,用延時攝影捕捉四季流轉的韻律;時而扎根大地,用慢鏡頭記錄環城綠道的生機、興隆湖的生態蝶變。這些影像不僅是對自然之美的生動呈現,更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細致解構,讓觀眾親眼見證中國大地上的綠色變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綠水青山中國答卷》著力于揭示“綠色答卷”背后的“中國方法”。節目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權威解讀和深入剖析,同時通過展示各地的成功案例和創新做法,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借鑒的寶貴經驗。節目不僅呈現生態治理的成果,更深入剖析這些成果如何從理念轉化為行動:浙江湖州作為“兩山”理念的發源地,通過安吉余村變遷、白茶產業發展、以竹代塑技術創新,構建起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其生態治理中心與環資審判制度提供了可復制的制度樣本;在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新疆和田用不屈不撓的勇氣和智慧,給沙漠系上了“綠色圍脖”,既遏制了沙化蔓延,又通過科學治沙兼顧產業收益;位于黃河“幾字灣”頂端的巴彥淖爾,科研團隊利用風洞實驗破解固沙密碼,統籌推進喬灌草結合的植被種植模式,讓流動沙丘變身立體生態屏障。在這些實踐中,人永遠是最動人的注腳,這些個體的奮斗,共同書寫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篇章。

此外,系列片將生態實踐置于文明傳承的維度審視。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對傳統智慧的繼承,也是對發展理念的革新。在江蘇常州,太湖通過“危污亂散低”治理、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探索出工業城市的生態突圍之路;在天津,海河流域治理不僅改善了水質,更帶動了漕運文化、碼頭文化復興,讓綠水青山成為滋養文化的沃土。

《綠水青山中國答卷》將通過探訪各地面向全民的生態實踐,喚起每一個人的參與意識,綠色低碳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生活中的具體行動。20個城市和地區的實踐,共同構成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立體答卷”。當城市天際線與綠水青山相互映襯,中國大地上的每一抹綠色,都在回答一個命題:什么樣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什么樣的未來,才是人民向往的未來。
8月15日起,大型系列片《綠水青山中國答卷》邀您一起穿越山海,見證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的美麗中國!
責編:劉 新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