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盲”演練檢驗石化“大應急”能力

圖:消防員奔赴演練現場。

圖:滅火機器人抵近罐體。 大連市應急管理局供圖
本報記者 于雅坤
密封圈“烈焰”騰空、防火堤內“池火”蔓延、儲罐全液面“燃燒”,一座1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因“雷擊”突發火情……近日,大連市大孤山化工園區東北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儲備庫內,警報響起,一場不提前通知、不預設情形的“雙盲”石化火災撲救實戰演練打響。
企業消防系統率先啟動,罐體噴淋形成白色水幕。接到報警,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數字化預案一鍵觸發:石化特勤一大隊的“紅色戰車”呼嘯而至,應急、環保、衛健等23個部門的190名應急人員、46臺車輛同步響應。
智能偵察與決策即刻展開——
看高空,雙光無人機與氣體檢測無人機編隊組成“天眼”,實時回傳罐頂溫度和火勢蔓延趨勢。
看地面,防爆機器人抵近罐體,精準監測溫度、毒害氣體濃度及現場風向風力,數據實時匯入指揮部物聯網平臺。
看指揮部,三維作戰部署圖上,企業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壓力、流量等數據以及氣象信息、水源分布等一目了然,為科學、高效決策提供依據。
“高噴炮滅火控火,自擺炮輔助冷卻!”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62米大跨距高噴消防車等揚起巨臂,泡沫混合液直擊罐頂;移動暴風雪等地面裝備從不同角度噴射,由遠及近在防火堤內形成滅火網。遠程供水系統與消防艇聯動,水流持續補給;泡沫運輸車與輸轉泵組成“補給線”,滅火泡沫液不間斷供應。從高空壓制到地面攻堅,各編組沉著應對,配合有序,將火勢逐步壓縮。
“不打招呼、不設腳本,就是要檢驗真本事。”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李永峰表示,演練既考驗新裝備的實戰效能,檢驗“機器人編隊化作戰”等創新戰術,也進一步錘煉供水、供液等關鍵環節的無縫銜接能力。從企業初期處置到多部門協同,每個環節都直指“大應急”體系的實戰能力。
筑牢石化安全防線,大連以科技賦能強化“大應急”能力。投入62米大跨距高噴消防車等專業消防車74輛,組建五大類47架無人機編隊,構建起“高空+地面+遠程”的立體作戰模式,有效減少人員抵近風險。應急、氣象、電力等部門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形成“監測—預警—處置—評估”的完整閉環。
小貼士
石化產業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夏季天氣炎熱,各類可燃、有毒有害物質極易揮發,危險化學品發生燃燒、爆炸的風險增大。要嚴格特殊作業審批,加強危化品倉庫、罐區、堆場等危化品儲存場所的防火、防爆、防曬、降溫、冷卻等安全設施檢查,超前研判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消除問題隱患。
責編:盛 楠
審核:劉立綱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