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高原上培育出丹東草莓升級版
本報見習記者 李 曼
棚外寒風陣陣,棚內溫暖如春。近日,記者跟隨鳳城市草莓科技特派團專家、丹東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白鵬來到寶山鎮岔路村的小漿果種植基地,去看一看“升級版”的丹東草莓。
進入大棚,果香撲鼻。種植戶劉源浩正埋頭采摘鮮果,看見特派團來了,捧著剛摘下來的草莓就迎了出來,“白老師來了,看看咱家這兩天的高原草莓,果結得可好了。”
作為第一撥“吃螃蟹”的種植戶,劉源浩已嘗到高原草莓的甜頭。他的3個草莓大棚都種植了高原草莓,眼下,正值草莓上市期,一畝地每周能采摘1500斤鮮果,產量較其他種植戶提高約兩成,收益增加20%到30%。“現在,我兩天就得摘一回果,正是大棚賺錢的時候,忙著也樂和!”劉源浩笑著說。
高原草莓是白鵬團隊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利用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對丹東地區主栽品種“九九”草莓進行優化培育出的新品種。
為解決丹東草莓品種老化問題,丹東農業科學院從2016年開始嘗試利用生物技術進行草莓種苗繁育。從2020年起,白鵬團隊將培育出的草莓幼苗帶到云南進行育苗。“幼苗經過脫毒后,送到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云南迪慶進行育苗,那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草莓生長。等到長成碗裝苗,我們再運回丹東,分給農戶進行田間繁殖。”白鵬向記者介紹高原草莓的來歷。
相較于原種草莓,高原草莓體質更好,并且花芽分化率從70%提升到90%。通俗來講,高原草莓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讓草莓在結果期不斷茬,持續結果,并且頭茬下果早,增產又增收。
“在咱農科院,我第一次見到了高原草莓。”2021年,劉源浩返鄉創業,經過一番考察學習,決定種植高原草莓,“一方面是因為高原草莓產量高,另一方面,農科院里有技術人員,我就不怕自己種不明白!”
在此期間,劉源浩也嘗試過種植其他種苗。“我從別處引進過一批種苗種了一個大棚,一樣的管理方式,引進的種苗長勢不如高原草莓,一段時間后還出現了死苗,最后果實產量也不行,賠了不少。”劉源浩說。
科技特派專家讓劉源浩吃了顆定心丸。特派團幾乎每周來大棚查看草莓長勢,繁苗、起壟、種植、防病害、施肥、澆水,每個環節,特派團都來現場教學。
“土地不會騙人,好種子也得用心種!前一陣兒,棚里的果普遍結得小,專家看過后,發現是水澆得不夠。另外,在施肥階段,專家也來幫我把控。別小看這種地,學問可真是不少!”說起學習種植高原草莓的事,劉源浩打開了話匣子。
如此有科技含量的高原草莓,成本卻不高。“高原草莓如今還是在小規模試種階段,我們核算過成本,每株苗大約為八九角錢,與其他種苗區別不大。”白鵬解釋道。
截至目前,丹東農業科學院在丹東地區向農戶無償發放了近10萬株高原草莓種苗,鳳城、東港等地均有農戶嘗試種植高原草莓。
責編:閆尚
審核:劉新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