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大米有了專屬身份ID
本報訊 見習記者費嘉維報道 盤錦是著名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盤錦大米因粒形完整、香味濃郁、柔軟適口而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市場上的盤錦大米魚目混珠,套牌售賣、以次充好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僅給群眾選購帶來困擾,而且對盤錦大米的品牌信譽造成了不良影響。1月2日,記者從盤錦檢驗檢測中心獲悉,中心自主研發的科研課題《盤錦大米鑒別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經過6年的潛心研究,在大連理工大學3名教授的指導下,提出用氣質聯用法和SSR分子標記法鑒別盤錦大米的檢驗檢測方法,通過對大米檢測數據的科學分析并建立數學模型和盤錦大米DNA指紋圖譜庫,集成了“氣質聯用+SSR分子標記”盤錦大米鑒別技術模式,為盤錦大米賦予了專屬“身份ID”。這項科研課題獲得了2024年度遼寧農業科技貢獻獎三等獎。
“‘氣質聯用+SSR分子標記’是一種聯合檢測模式,SSR分子標記是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式進行測定,也就是分析生物樣本中的遺傳物質,從而構建盤錦大米的DNA指紋圖譜庫,形成盤錦大米的專屬身份二維碼。”盤錦檢驗檢測中心工作人員章沙沙說。
但單憑一種方法還不能準確鑒別盤錦大米,因此中心還采用了氣質聯用技術。因為大米的品種不同,香氣也不同,而香氣的來源是大米中一系列的揮發性化合物。氣質聯用技術是通過對收集到的揮發性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并結合數學模型建立一種合理有效的鑒別方案,這樣可以區分盤錦大米與其他品種大米。
通過聯合檢測,可以有效解決盤錦大米品種之間以及盤錦大米與非盤錦大米無法鑒別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會為盤錦大米銷售企業提供檢測鑒定,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地道的盤錦大米。”章沙沙說。
據介紹,項目實施期間,中心構建了“科研+企業+推廣”模式,公開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申請國家專利3項,制定標準1部,并開展大米樣品采集、檢測方法鑒定、現場技術培訓、市場調查等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責編:楊金鳳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